夢想21:用「Wait-Why-Again」模型,照亮腦和心的十個盲點
時間地點
2025年春天。上、下午全天。
想解決的問題
人的腦和心,都有預設的「線路」,俗稱直覺。
教育、經驗、成就,強化了這些直覺。
這些直覺帶我們做出對的決定:看到車會閃、看到火別摸、不跟鬼鬼祟祟的人打交道。
但也帶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:百視達錯過併購Netflix、我們錯過真愛,卻在打折時買了根本用不上的東西。
導致錯誤判斷的直覺,就是盲點。
盲點來自於認知的謬誤、邏輯的偏差、潛意識的誤導,或外界的操縱。影響遍及生活每個層面,讓我們:
看到「限量」兩個字就覺得商品更好。
看到空難新聞就不敢坐飛機。
對失敗的恐懼,大過對成功的渴望。
卡在早已不適合的工作、伴侶,或投資。
失戀當下覺得是世界末日,事後回想卻覺得逃過一劫。
……
這些盲點,浪費了我們的時間、金錢、情感、青春。
盲點的多寡跟聰明才智無關。越聰明的,反而越容易被自己愚弄。執行長曾勳業彪炳,公司一樣會倒。學歷高,一樣會家暴。
就連賈伯斯在2004年,也曾不只一次說蘋果會專注於iPod,不做手機。
盲點放著不管,會進一步變成心態、意識形態、個性、習慣,逃也逃不了。
但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學習,看清那些「監牢」。
解法
用案例討論、影片分析、自我體檢、猜謎,和桌遊,一起抓出腦和心的盲點。
抓出後,再用「Wait-Why-Again」的方法,增強免疫力。
賈伯斯在說出不做手機的三年後,推出畢生代表作iPhone。盲點,可以變成亮點。
「Wait-Why-Again」也可以讓我們第一時間偵測到自己的盲點,然後系統化把渾水濾清,把盲點變亮點。
效益
上完這堂課,不會不犯錯。因為再怎麼樣我們還是人,而人的腦和心,就是有預設的「線路」。
上完這堂課,也未必會更快樂。因為完全理性,在瘋狂的時代會活得很辛苦。
但至少會比過去,看得清楚、想得明白、做得紮實、愛得痛快。不再盲目滑入「預設」,而能有意識地「重設」。
夢想學校21屆,一起解開、重設腦和心的線路。
夢想學校1~20屆的內容,可看這裡。
上課的氣氛,可看這裡。